“翠亨新区是蓄势待发的一片热土。我们北有南沙,南有横琴,翠亨新区将打造中部的崛起,南北呼应。”近日,翠亨新区揭牌成立。昨日,翠亨新区党工委副书记、管委会主任方维廷接受南都专访时表示,因发展受制约,运营了28年的中山港客运口岸将东移到翠亨新区,届时将增开往澳门航线。到2030年,翠亨新区也将从当前23万人口增加到85万人。
对话
交叉任职 不定行政级别有利整合资源
记者:翠亨新区为何不定行政级别?目前的设置对于开发有何便利?
方维廷:不定行政级别,是我们在行政体制上的创新。过去建开发区,一搞就是一个行政区,配备括经济、社会管理的一整套人马,而我们是走新路,用一套精简的班子来开展工作,下面仅设了负责经济发展和基础建设的四个机构;另一个创新,体现在我们跟开发区、南朗的行政历史关系不变,只是进行资源的整合。还有一个创新,是开发区和南朗的高层领导在翠亨新区交叉任职,翠亨新区有一定的独立性。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则归属地管理。
记者:翠亨新区的范围涉及开发区和南朗镇所辖区域,如何调动镇区配合翠亨新区建设的积极性?
方维廷:开发区和南朗的领导也在翠亨新区交叉任职,大家对于翠亨新区的发展建设,都有共同的愿景、认识和理念。另外,我们将严格按照规划对建设进行控制,不符合规划的项目就不报批。另外遇到问题,我们会举行由两个镇区主要领导组成的联席会议,有协调机制。在利益上,翠亨新区的利益就是中山的利益,会共同协调、合理分配。
记者:该机构目前不涉及开发区和南朗的行政区划。不过新区规划提到“推动翠亨新区向行政区转变”,是否意味着该机构以后还是会涉及行政区划调整,并逐步具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功能?
方维廷:在起步阶段,我们先这样,至于到时如何调整,会按照发展需要来进行安排,是水到渠成的事情。在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这一块,我们也有创新,先依托属地管理,但是逐步实现小政府、大社会的和谐善治,实现政府职能转变,由社会组织和社区进行完善的管理。
新区展望 能看红树林、逛沙滩、坐游艇
记者:如何理解中山“从江河时代逐步迈向海洋时代”?翠亨新区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?
方维廷:中山是依托岐江河两岸发展起来的。现在翠亨新区的地理位置面朝大海,是未来城市的中心,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,所以中山是“从江河时代迈向海洋时代”。通过路网和各方面的连接,新旧城区错位发展,老城着重于商贸,新城着重于文化和金融等产业。所以,可以说,翠亨新区是中山从江河时代迈向海洋时代的引领者,也是标志性的发展平台。
记者:翠亨新区跟南沙、前海、横琴比,有哪些特色?
方维廷:我们北有南沙,南有横琴,翠亨新区将打造中部的崛起,南北呼应。我们的特色,一是突出文化引领,打的是“孙中山文化”牌。二是我们突出对台合作,由过去的与台湾的经贸合作,转向文化、服务业和城市建设发展的合作。三是提出生态优先。
记者:关于已经签约的9个重点项目,招商中企业最看重翠亨新区的哪些优点?
方维廷:一是深中通道的建设,将大大拉近中山与深圳的距离,以及珠三角西岸和珠三角东岸的距离,我们的交通和区位优势非常明显。二是我们的生态环境非常好。三是规划起点高,提出文化引领、生态优先及和谐善治,这些都是我们独有的优势。
记者:规划里面提到的理想城市,比较新鲜。翠亨新区最大的特色是什么?
方维廷:过去有些城市的发展经常是脱离人本的思想,我们提的理想城市是要依托人,核心是以人为本。此外,低碳也是一方面,这个理想城市是“推窗见绿,开门见山”,达到这样一个很好的生态环境。将来,要有“产城融合”的理念,社区建设要有这些因素。
智慧用海是翠亨新区的重要特点。翠亨新区采取围填海,严格保护好海洋的生态和海洋的生物。我们请了荷兰公司来作围填海的设计,严格来说要科学用海。在这个滨海新城,将来可以看到红树林、沙滩、游艇、清水岸线。当然,目前中山的东升、神湾镇也有游艇产业,将来会在新区把它们的产业链融合在一起,不是吃掉他们,不是迁移,而是在产业链在这边有新的分工和整合,是合作共赢。”
与台合作 正和旺旺集团、“中山大学”商谈
记者:翠亨新区如何加强与台湾的合作?
方维廷:我们依托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》(ECFA ),促进中山与台湾更深层次经贸合作、文化交流,推动两岸经贸合作由原来的贸易、投资、产业阶段合作延伸到文化、社会管理等更高层次合作阶段。
目前正与台湾旺旺集团谈合作。而翠亨新区将举行论坛,促进与台湾的文化资讯资源共享,加强与台湾文化合作。下一步,我们要与台湾的中山大学协商合作的事宜。
记者:开发建设离不开人才,翠亨新区今后对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有什么做法?
方维廷:人才是随着产业过来的。中山24个镇区,一镇一品,也迫切需要人才来支撑。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,吸引专业人才过来。所以我们要搭建一个平台,营造良好的环境来吸引人才。目前翠亨新区的干部队伍都很年轻,很多是硕士研究生,我们将营造一支充满活力、朝气蓬勃的人才队伍。
(本文来源:南都网)